用生命高扬师者尊严
——记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教授景荣春
作者:江科轩 单位: 出处:中国船舶报 浏览次数:2650 发布时间:2010-07-09
他始终坚守在普通教师岗位上,虽然一生未担任过一官半职,心里却始终装着学生,装着工作;当癌症肆虐,他意志不灭,继续上好每堂课,直至完全失声;当病魔摧残身体,他精神不垮,以惊人的毅力实现了一年出一本书的目标,在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之后的5年时间里出版了200余万字的教材……是什么支撑着他对生命的坚守?是什么令他坦然面对死神,执着于自己的教育事业?
化难为简,把知识当幸福传播
自从踏上教师这个岗位,景荣春就醉心于知识的整理和传播,把知识当做幸福来传播。
力学是全校性的基础课,很多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但理论性又强,令人望而生畏。江苏科大船海专业2007级学生徐嘉铭听过景荣春两学期的课,他说:“力学相对是门枯燥的课,可景教授总能将课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很快就记住了。”博士毕业在北京某研究所工作的孙宇涛至今记得,景老师上课非常风趣,即便是晦涩难懂的理论也能被他阐述得生动有趣。一次讲“力矩”概念,很多同学都理解不了,景荣春突发奇想,走到门边打开门,抱住门楣示范力的作用点和带来的效果,以此阐述什么叫“力矩”。他抱着门楣的滑稽形象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在轻松愉快中准确理解了这一概念。
江苏科大讲师李永正是景荣春教过的学生,2002年毕业后留校教工程力学。李永正坦言:“我的教学风格受景教授的影响很大。他教会我,做教师的不能站在讲台上不下来,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融入到学生中去。”
景荣春编教材,特别注重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此他付出的精力难以计算。高等教育出版社请他编写“全国理论力学网上作业库”,只需要500~600道题,但考虑到学校教学层次、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他最终坚持编写了1160道题。力学题目牵涉的知识门类特别复杂,解好一道题,需要从好几个数理层面推导演算,而每道题他总是给出几种解法供学生参考。他不厌其烦,乐在其中,只因能够帮助学生。
出了名的严,却严而有爱
景荣春课教得好,但对学生的要求格外严。他上课的时候,没有一个开小差的学生能逃得过他的眼睛,只要你一走神,他马上就会点名让你来回答问题或上台做题。
景老师“执法”的考试,也是出了名的“不讲情面”。有个女生很少上课,不好好学,就想走捷径。考试前,她往景荣春家里打了几次电话,哭诉自己家里穷、生活多么艰难,父母如果知道她考试不及格会多么伤心,希望景老师高抬贵手。景荣春虽然深表同情,但是因为她卷面成绩很糟糕,还是没让她通过。他坦言,对这些孩子自己也很矛盾:随便放他们通过,是对他们不负责任,也有悖教师的职业操守;可不放他们通过,看到他们因此不能毕业,又感觉非常内疚。“景老师真的很严,可他的严让我们大家服气。”这是很多同学的共同心声。
只要有机会,景荣春都会尽己所能地找到他认为需要补足功课的学生,为他们进行辅导,包括他教过的夜大班。现任江苏科大纪委书记的夏纪林,至今难忘当年景老师下课后辅导同学一直到教室熄灯的情景:“老师给我们上了100学时的课,用来给我们辅导的时间却算不清有多少个学时,而这样的辅导是完全不计报酬的。”
用当年的学生、现任江苏科大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院长姜朋明的话来说:“只要我们有空他就来,而不是因为他自己有空。”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都有些怕景荣春,知道他严厉,但时间长了,都被他的平易近人与真诚打动。晚上或周末的宿舍里,一大群学生或坐或站,围着景荣春谈笑风生、不到熄灯舍不得离开的情景,成了一届届学子大学期间最温暖的记忆。
虽然景荣春只是任课教师,但他把学生的情况摸得非常清楚。上世纪80年代听过景荣春课的张培元说:“他给我们班上课才不到一个月,就能喊出班上60多位同学的名字,而且能将人和名对得上,这对班主任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得知恩师病重住院,现任《现代舰船》杂志总编的张培元约了同学,专程从北京赶来看他。景荣春一口气报出了他们班10多位同学的名字,就连他们那些“糗事”也记得清清楚楚。
退休返聘为船海学院组织员的姜怀定说:“我们只知道景教授在全校是出了名的严,哪想得到他严的背后是这么多的付出。作为教师,我们也应当向他学习!”
耐得寂寞,板凳坐得十年冷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纷纷走出校园参与企业合作,“清贫”早已不是教授的代名词。景荣春却依然一身素衣,偶尔还穿着磨出洞的汗衫,形象与教授身份相去甚远,但他不为所动。他说:“教学才是教师的第一责任,把学生教好比什么都重要。”
江苏科大港航专业教师周效国对与景荣春的初次接触印象深刻,他们是在一次监考中认识的。当时,只有8名学生参加考试,周效国班上有7名,景荣春班上有1名。监考中,景荣春自始至终都陪在那名学生旁,埋头写着东西,这让周效国很好奇,他忍不住上前询问,得知景荣春正在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编写的一部教材审稿,一道题一道题重做,并一一核对答案。周效国非常震惊:“审稿还要自己做题呀?这些工作可以让研究生帮着做。”景荣春认真地说:“我们力学老师一定要多做多练,才能避免眼高手低。”说完,景荣春给了周效国一道题,让他在20分钟内做出来,周效国起初感觉不是很难,谁知做的时候却花了很大力气,勉强做出后还是有错,景荣春三下五除二,用最简单的方法解答了出来。然后,他又主动要过周效国出的试卷,一一指出里面的符号、字体问题,一谈就是3个小时。周效国感慨地说:“这是我与景教授唯一的一次谈话,他给我上了深刻而令我受益终生的一课。”
像景荣春这样真正静下心来扎扎实实推动课程建设的并不多见。江苏科大教学工作专家组组长朱德书介绍,为了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学校每年投入几百万的课程建设基金,但很多人拿到课题后,往往是往抽屉里一搁。而景荣春做的工作极其扎实,他担任好几个课题组的组长,即使只是学校层面的评比,也认真做好每个细节,绝不敷衍,评比汇报时,内容翔实丰富,有理有据,实实在在。“有时因名额限制,不得已拿掉景教授的几个课题,但凭良心说,能和他媲美的几乎没有。”
坚持“较真”,秉承知识分子操守
熟悉景荣春的人都说,他喜欢“较真”、“挑刺”,有股犟劲儿。有一次,他躺在床上翻阅准备出版的《材料力学》,发现图中的一条粗线应该改成细线,就立即打电话给同事,让他把错误纠正过来。他常说:“如果我们工作不够认真,怎么能要求学生认真?现在许多教材中存在错误,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慎重对待,及时纠正,才不至于误人子弟、玷污学问。”
某教材荣获国家优秀奖,但有多处表达不规范,景荣春利用双休日,将书中几十处不规范的符号及标点挑出改好,写信给出版社。一开始“石沉大海”,有人劝道:“作者是全国力学界有名的教授,担任许多方面的评委,万一‘关系’搞僵了,得不偿失。”但景荣春说:“不行,这样下去会误人子弟。”他连续写了多封信,直到出版社和作者回信承认错误,承诺立马改正,消除影响。而“不打不相识”,这位作者后来与景荣春成了好朋友。现在,他的书出版前,第一个校对和读者便是景荣春。对此,景荣春说,我不是来“拆台”的,而是“补台”的,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
如今,景荣春让力学界刮目相看:全国多家著名出版社在出版力学专业书籍前都会请他把关,一些出版社还多次邀请他去讲学。江苏省力学界更将他推崇为力学符号规范的权威,好几家出版社聘请他为基础力学教材责任编辑或教材评审委员等。
他对事物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遇到不公平的人和不合理的事,从来都是直话直说,也不顾忌对方是领导还是普通群众,因此经常得罪人。但他从未有过私心,确实是为了工作,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坚持自己的见解。“对事物保持着独立的判断,秉承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职业操守,他的风骨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江苏科大校长王自力这样评价景荣春。
大爱无敌,扩展生命的宽度
2004年,由于长年超负荷的教学和废寝忘食的科研,过度劳累的景荣春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灾难的到来让人难以接受,但丝毫没有打乱景荣春的工作时间表。2004年11月17日,景荣春被紧急推上了上海胸科医院手术台。医生非常吃惊:“真是个奇人,癌症已经到晚期,他还坚持上课!我动了这么多年手术,头一次见到。”术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儿子景国良将书稿带来,在病床上修改,准备出版。
“我要尽快地养好病,重上讲台。虽然我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能扩展生命的宽度。”在住院的日子里,当得知学院没给他排新学期教学任务,他就对前来探望的领导说:“学校有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我不能违反规定。再说,院里老师少,任务重……”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三尺讲台就是自己的战场和舞台。
出院后,课堂、办公室、家“三点一线”又成了他一天生活的全部,每周仍然至少有4天工作到深夜两点。
2006年10月16日,景荣春和上海的医生约好去会诊,并已买好往返的火车票。然而,动身那天正逢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咨询评估,当得知专家将在这一天随机听课时,作为第一主讲教师的他最终决定自己亲自来上。他甚至跟同事宋向荣交代遗言:“如果我在上课前或上课中倒下来,你随时准备顶上,继续把课上完。”谁能想到,为这一次会诊,他已等了半年时间。
2008年夏,为了完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两个试题库,景荣春整整工作了一个暑假。那时,他肺上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骨头,由于骨癌压迫,坐也坐不正,睡也睡不平,说话时非常疼,常常用手按住胸口。但是,景荣春每天准时上班,而吃饭却要家里催好几次才肯走,晚上回来又继续工作。
2009年底,景荣春的病情愈发严重,喉部长出一个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声带发不出任何声音。最后一节课,他是将麦克风放在嘴边,凭着气流讲完的。下课时,不少学生要上前搀扶,他说:“我行的,你们先走。”走出教室前,他几次眷恋地回过头来……
对于自己的病情,景荣春显现出来的是非凡的毅力和豁达。自患癌症以来的6年时间里,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理论力学简明教程》、《材料力学简明教程》、《理论力学》等200万字以上的著作,以及“全国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网上作业题库”等项目的多篇论文。
他的执着感动了上苍,他的坚毅吓退了死神,以至于见多识广的医生也不禁感叹:“当初说你只能活半年,没想到6年过去了你还活着!”而景荣春则认真地说:“因为我忘记了自己是个癌症患者。爱和被爱,让我终日徜徉在爱的海洋里,这叫‘大爱无敌’!”
坚守信仰,对党和国家心怀感恩
“我是一个放牛娃出身,上学没花一分钱。国家花钱培养我,我唯有努力工作,才对得起国家。”景荣春出生在江苏丹阳市延陵镇一户普通农家,两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一手拉扯他们兄弟三人长大,经济窘境可想而知。初小毕业时,家里准备让他放弃上学,回家放牛割草,是初小的校长闻讯赶来,千方百计说服了他母亲,让他重新走回了梦寐以求的课堂。
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景荣春第一次就领到了39元的助学金,是当年最高的。作为一个来自贫穷家庭的学生,他靠全额助学金完成了大学学业,从此心底深深埋下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恩。后来,江苏科大高度重视他这样的人才,千方百计引进,并送他到美国培养深造。学校的真诚和对人才的尊重,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在江苏科大奉献终身。
在景荣春心底,一直藏着一个异常坚定的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40多年前,尚在清华大学求学的景荣春就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几十年过去了,躺在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他,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他说:“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心愿,是最快乐的事情;我用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追求加入党组织,是不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得知这一消息,学校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请示,迅速同意了他的请求。
6月13日上午,一场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在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ICU病房里隆重举行。尽管此时已虚弱得无法站立,但他依然神情坚毅地躺在病床上,面对着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左手紧握红色党章,右手紧握拳头并高举至耳鬓齐额;尽管此时他已经无法正常发出声音,但依然用尽最后的力气从气管里发出短促却不失清晰的共产党员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努力工作!”
《中国船舶报》2010年7月9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