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教授的尊严

发布者:夏志平发布时间:2023-09-13浏览次数:250

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人,虽是清华大学毕业生,却选择在普通的教师岗位坚守了一辈子;虽然一生除教研组长外未担任过一官半职,却始终心里只装着学校只装着学生只装着工作;当癌症肆虐,他却意志不灭,选择继续上好每堂课,直至完全失声;当病魔将他身体摧残,他却精神不垮,选择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一年出一本书的目标,在确诊癌症晚期之后的五年时间里出版了上百万字的教材……是什么支撑着他对生命的坚守?是什么令他坦然面对死神执着于自己的教育事业?随着采访步步深入,答案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他是用他的一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大学教授的尊严?

尊严来自对知识狂热的追求

大学应当不屈从市场压力,不屈从行政,而应当更多地醉心于知识。

  ——任剑涛《大学的尊严在于对知识的狂热》

  景荣春教授的治学严谨和认真在学校、在国内力学专业领域都出了名。一个英文地点的介词搭配问题,何时用in,何时用at,他穷根溯底,为学生找出了答案。一位被学校推荐参加全国讲课比赛的老师向他请教,从授课方式到PPT制作,他严格推敲到每个细节。一本经过专家组终审并获得国家优秀教材奖的书,到了他手上,能挑出两百多处符号及标点的不规范问题。自此,全国几个著名出版社但凡力学教材出版前都一定要请他过目,省力学界更将他推崇为力学符号规范的权威。人们都惊讶于他认真的态度,更服气他对知识那种锲而不舍,不但知其然,更努力知其所以然的精神。

  从幼年开始,景荣春对知识就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初中时,家住离校六里路的他,每天天不亮就跑步上学,半个小时到学校上课。为了不耽误下午的课,又不愿占用老师那少得可怜的口粮,中午便常常选择躲在桥下挨过那饥肠辘辘的午饭时间。老师们都很喜欢这个瘦小但对学习有股倔劲的孩子。当时农村的学习条件极其简陋,很多课也只是抬砖头、种菜,大部分时间是在劳动,老师也都是从小学调上来的,无所谓教学质量。到了高中,体育课为了不消耗学生过多的体力,变成了讲故事课。景荣春却能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料。政治课考试他把书背了好几遍,考试时老师当场改卷,给了他99分,老师解释扣掉一分的原因是,政治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表现,怎么能拿满分?初中几何老师是炮兵出身,光凭经验讲课,每次上课都讲错,早已靠自学把书摸透的景荣春每次都能发现,举手,指出老师讲得与书上不一样的地方。高中之前没有接触过力学实验、化学实验,坐在第一排的他认真地看老师做实验的每个细节,课本中的每张流程图他都会,随便老师讲第几个实验,当场拿张纸就能画出来给他。化学老师惊讶地说,“我上课都没你这么清楚,我还不时要瞄瞄讲稿。”高中接触过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四十年后的今天他仍倒背如流。196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后,景荣春更是如鱼得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清华的优良教风学风令他如沐春风,六年制的本科学习为他的知识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时因各方面综合素质优异被列入了留校名单,但渴望到实践天地建功立业的他最终放弃了留校名额,被分配至陕西飞机制造厂,直至1982年调至镇江船舶学院。工作后他仍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深造、进修、留学,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在将英语学习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同时,还自学掌握了德语和俄语,经常被单位派作外语翻译。

  这样的精神体现在后来的教学工作中,便是把每个细节做好做实的严谨作风。

  有一次躺在床上翻阅教研室刚出版的《材料力学》时,景教授突然发现图中的一条粗线应该改成细线,就立即打电话给同事,让他把错误纠正过来。景教授常说:“我们工作不够认真,怎么能要求学生也认真?现在一些教材中还存在错误,只有教育工作者们慎重对待,一丝不苟,才不至于误人子弟,玷污学问,科学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编写教材自是不易,而编写习题集类的教材其辛苦令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力学的题目牵涉的知识门类还特别复杂,解好一道题,就要从好几个数理层面推导演算,而每道题他又必须给出几种解法供学生参考。编写“全国理论力学网上作业库”只需要500600道题,但考虑到学校教学层次、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他最终坚持了用1160道题。常常为了做好一道题,他投入进去就忘了午餐,乃至需要儿子跑到办公室喊他回家吃饭。小儿子景国良从小到大已记不清喊了多少次,而每次他都未能完成母亲交代的任务。最让景国良心疼的是,父亲办公桌前的灯经常是亮到深夜两三点,“一个星期至少有四天他都要拖到这么迟才就寝,第二天一早还要赶去上课,他的身体硬是给自己累垮的”。

  自从踏上教师这个岗位,景荣春教授就醉心于知识的整理和传播,把知识当做幸福来传播。力学的学科基础性决定了这方面知识的创新创造需要一定的机缘。而始终不渝地将清华扎实的理论功底传承给一代代的学子,则是他自认为可以做好,也应当做好的事情。由他一揽子承担了理论力学、线性代数及英语三科教学的一个班级,考研录取人数竟达到了班级人数的80%,由他教出来的力学专业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其考研专业成绩屡屡让重点大学的导师震惊,普通高校出来的学生力学理论功底一点也不比名牌的差!他特别喜欢好学的学生,只要学生主动问问题,就非常开心,一个问题一口气能讲解两三个小时,串通起你应当了解的每个知识点,联系各种角度灵活的思路。他的两个儿子在他的影响下,不需要更多的言教,很自然地把潜心做研究追求知识当成了必需的生存方式和自己的求职导向。

  由于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景教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课程建设上。他将引导更多的教师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材等的建设作为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2004年他主持的“工程力学”课程建设获省二类优秀课程。2005年主编的《理论力学简明教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06年编写的《材料力学简明教程》也正式出版。现在“工程力学简明教程”、“理论力学习题详解”、“理论力学网上作业题库”均已完成并交稿,景教授希望有生之年还能完成“材料力学网上作业题库”。作为学校名师,他尤其注意做好“传帮带”,坚持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在他的指导下,我校力学教研室多位老师获得全国和江苏省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奖励。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精神让他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独立的判断,知识分子的良知让他始终秉持客观的立场和操守。他敢于对事物发表真知灼见,勇于做善意的批评者,最终也赢得了人们的认同和尊敬。

  当“尊严论”成为两会的亮点,成为社会的热点时,任剑涛指出大学的尊严即对知识的狂热,景荣春是用毕生的追求实践了这一点。

尊严来自对学生无私的爱

没有回报,也要勇敢点燃你自己,用奉献,证明师者的勇气。

  ——区阳《老师你还好吗?》

  当身在北京的《现代舰船》杂志社主编张培元闻讯专程赶到病榻前探望昔日令他最难忘的这位恩师时,景荣春教授一口气说出了二十年前张培元所在这个班级的十几位同学的姓名,连他们后来的就业情况也了然于胸。“老师才给我们班上课不到一个月,就能六十几位同学的名字都喊出来,都能将人和名对得上,这在班主任都是不易的事情。”张培元最难忘的是当年C6楼宿舍里同学们围着景老师谈笑风生的场景。

  当年刚走上教师岗位的他已经四十多岁,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壮年。家庭的重担可想而知。他却常常将业余时间尽最大可能地交给了自己的学生。虽然不是班主任,他却逢三隔五就出现在学生宿舍,找他们讲题目,与他们谈人生。用当年的学生姜朋明的话来说:“真的非常神,也不知老师怎么就知道我们有空。而且只要我们做学生的有空他就来了,而不是因为他自己有空”。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都是有些怕他的,知道他的严,但时间长了,他的平易近人与真诚打动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晚上或周末的宿舍里,一大群学生或坐或站,围着景老师谈笑风生,不到熄灯舍不得离开的情景,成了一届届学子大学期间最温暖的回忆。“一点也不夸张,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同学聚会,提得最多的老师就是景老师。”张培元回忆说。

  “景老师真的很严,可他的严,让我们大家服气”。景教授上课的特点是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能逃得过他的眼睛。只要你一走神,他就会点名让你来回答问题或上台做题。于是连最不羁的学子,也在这位老师的真诚下熔化了坚冰,认认真真做起了好学生。景教授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的都是每节课的教学反馈,记的是每位学生的表现,不足,不足的原因,进步,进步的可喜之处。学生们认不认真听课,是他关注的焦点。而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则是他作为人师努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有一次,他答应了一个学生做考研力学辅导,出门的时候突然雷声隆隆,下起了瓢泼大雨,他拿起伞就冲出去。家人考虑到他身体不好,路上又滑,喊住不让去,让他打个电话重约时间。他却摆摆手,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大雨中。后来,家人拧不过他,也任由他了。

  没有师道哪来的尊严。景荣春教授赢得学生尊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言行一致,就是他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任课教师,他不偏不私,绝不因为关系或成见修改分数。对重修班的学生,他同样一视同仁,想方设法让他们定下心来,学到真知识。一位高级干部家庭出身的女生,期末考试没有通过,景教授找她做思想工作,学生很服气地承认自己的基础差,在他的劝说下坚定了认真学习的信心,暑假回家后自己认真复习,靠自己的努力补考通过了,从此她建立了学习的信心,大三开始拿奖学金,还出国深造。从心底里感谢景老师的她写Email给景老师:“景老师,您不会忘记我这个小淘气吧?大学一、二年级时我贪玩,又不善于学习,总是补考,补考,您苦口婆心地开导我,又教给我科学的学习方法,终于使我在三、四年级大踏步前进,获得了奖学金,还出国深造。听说您病了,我真担心,可是千里迢迢的我不能立刻来看您,我发出这个Email。希望明天早晨,阳光灿烂,您能看到我对您衷心的祝愿。”

  学生们雪片般翻飞的书信、Email,是对他付出的最好的明证。

  “景老师,我曾是您的学生,如今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尽管事过境迁,但是当年您为我悉心辅导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线性代数的情景,常常浮现在脑海,并激励着我自强不息……”

   “景老师,我是一个胆怯不自信的女孩,听课经常走神,考试特别紧张,老是怕考不好,不及格。是您,象慈父一样关心我、帮助我、训练我、鼓励我,使我能够顺利地走到了今天。”

  “景老师,自从您病倒了以后,我偷偷哭过好几回。景老师,是不是因为我太让您操心费神了,您才会累成这样?我多么想去探望您,但是又怕看到您病后的模样——这是我亲手折叠的纸鹤,我从心里一千次、一万次地祝福您:早日恢复健康,永远……”

  做他的学生,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他的细致严谨、认真负责;在那副不倒的身躯面前,每个人都能明白什么才是生命的真谛。

尊严来自心存感恩的使命意识

尊严就像自由一样,不是别人能够给予的,必须自己去寻找、去创造。

  ——傅万夫《有尊严地活着》

  问起他为何甘愿在教师这一岗位默默奉献一辈子,他的回答:之前我的老师们就是这么默默无闻地做的。

  还在景荣春两岁多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手拉扯大他们兄弟三人,经济窘境可想而知。初小毕业时,家里准备让他放弃上学,回家放牛割草,是初小的校长闻讯赶来,千方百计说服了母亲,让他重新走回了梦寐以求的课堂。他说,从小学到大学,他都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他们谦逊的人品和严谨的教风都给他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对他有终身的影响。

  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景荣春第一次就领到了39元的助学金。作为一个贫穷的学生,他靠全额助学金完成了大学学业,从此心底深深埋下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恩。当年学校高度重视他和他夫人这样的人才,千方百计引进,并送到美国培养深造。学校的真诚和对人才的尊重再次触动了他内心的柔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在江苏科技大学奉献终身。

  我们向他转告了其他老师学生对他无私奉献的评价,他淡然地解释道,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都是经过各种风雨,由党和人民培养起来的,满怀着感恩意识,身上都有一种骨气,一种精神,一种使命,并不是自己独有。他反复强调,在读本科时,为了让我们安心读书,学校没有让我们花过一分钱,后来自己又回炉深造,出国留学,都是带薪进修,国家花了大量成本培养我,让我不干活去念书,就是为了让我好好教书,不好好教书,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国家。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他总是站在主人翁的立场上,尽己所能地为学校奔走呼告。他在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咨询评估动员大会上的发言至今感人肺腑:“朋友们!人活在世上,要有事业心,要有一点精神。……只要我们每个人都齐心认真地、高质量地做好学校分解给自己的各项‘评建’工作,不出差错,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学校提出的评建目标!”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放在他自己身上,他却拒绝了哪怕是朋友最起码的慰问品。学生们提着礼品来更不用说了。他开门看到学生手上提着东西,永远是堵在门口问这一句:“你是问问题的还是单纯来送礼的?是问问题的请进,问完后请把礼带走;是单纯送礼的现在就请转身离开。”

  景教授总是说,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养之恩,党和国家的栽培之恩是一辈子也报答不完的,我只是在我有生之年尽自己应尽的本分,都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

没有什么比信念更无敌

生命是个过程,死亡只是必然的结果,但轨迹是自己的色彩和温度,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就更无所畏惧。

  ——《梦想就在前方》

    2004年,常年超负荷的教学,废寝忘食的科研,由于过度劳累,景教授被发现患有肺癌IV期,是肺癌中最严重的一种。2005年化疗后,因胸腔积水他差点失去生命。20069月份经医院再次检测,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胸腔骨头。

  “当得知确诊癌症的那一刻,您是什么感受?”“之前我已有不好的预感,但被证实的那一刹,头脑还象是被闷锤狠击了一下一样,好一阵子缓不过神来。”“那是什么因素或什么人让您再次振作起来,如此坚强地面对死神?”“因为当时我就想明白了,这就好比走上战场,既然走上去了,就只能将生死度外。”

20061016日,景教授本来已经和上海的医生约好这天会诊,看是否适宜进一步手术,但一听说周一咨询评估专家要来听课,作为第一主讲教师的他反复斟酌再三,最终还是决定由自己来上这节课,其实为了上好这门课,他每天都要备课到下午六点以后,经常和第二主讲老师讨论每个细节该怎么讲,不允许自己出一点点错误。课上景老师一如既往的朗朗之声挥斥方遒,将一位教授的风采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所有的同学都听得认真而投入,不少人眼中还隐隐含着泪水,因为他们知道这节课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景老师为了挂一个号足足需要付出半年的等待。

  从船海学院楼下走到二楼教务办,仅仅30余步台阶。这个正常人只要半分钟走完的路程,景教授却要整整10分钟。他右手扶着腰际,左手抓着扶手,靠手臂的力量支撑腿提上台阶,每上一个台阶都若跋山涉水般艰难。这一幕总让路过的船海师生不忍直面,心酸不已。

2009年,景教授已经带癌坚持工作了5年。这一年,病魔再一次肆虐而来,扩散至骨头的癌细胞疯狂的折磨他孱弱的身体。那种彻夜难眠的疼痛无法用言语表达,景教授晚上只能借用止疼药才能得以小睡一会,而白天他都强忍着,借助忘我的工作暂时忘记身体的疼痛。深入骨髓的疼痛有时候撕心裂肺,只能边走边捏着腰,额头冷汗如颗颗黄豆般,涔涔而落,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可当他一走上讲台,面对台下求知的眼神,他立刻挺直腰背,跟着了魔般精神抖擞,眼神矍铄,激情飞扬,似乎疼痛从未有过。他告诉自己,要坚持,再坚持,活着就是在和死神赛跑。化疗期间,头发大把大把掉落,呕吐汹涌而来。很多病人吐完根本没有食欲,看到饭菜直犯恶心,甚至冲着家人发火,摔碗。他却吐完就猛吃,还笑吟吟地直夸夫人做的饭好吃,一碗饭一眨眼就见了底。旁边的王老师心如明镜,再可口的饭菜在他嘴里也味同嚼蜡,强烈的求生信念支撑着他,他要活下去,他必须好好吃饭,才有力气与癌细胞斗争。

  每年一部书的速度,十多门授课以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三门力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量,谁也无法想象这是一个癌症晚期的患者最欣然做的事情。对于自己的病情,他所显现出来的是非凡的毅力和豁达。手术和化疗后,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理论力学简明教程》、《材料力学简明教程》、《理论力学》等上百万字的著作,以及“全国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网上作业题库”等项目的研制和多篇论文,真正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直至2009年底因咽喉处长出一个大肿瘤而完全不能发声,他才放弃了讲课,离开了他最心爱的三尺讲台。  

  如今,景教授彻底倒下了,只能卧床靠着药物继续维持着生命。他无奈却又遗憾地说:“这一天终究要来的,我早已作好准备,只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一席话说得让看望的师生泪流满面,不忍细看他憔悴的面容。

  面对自己日渐衰弱的身体,景教授没有怨天尤人,他脸上写满的不是痛苦而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珍惜,缕缕白发闪烁着一个学者智慧的光辉,坚定的脚步踏出了一个老人对生命的坚持。景教授总是乐观地说:“人总是会死的,我不可能把我的知识带进棺材,得让它们有所传承和发展。我从不问医生我还剩多长时间,三个月就坚强活三个月,一年就坚强活一年,要让自己最后的生命之路依然有价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努力工作!”

  一生淡泊名利,一心教书育人,身患绝症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位白发皑皑的老先生皓首穷经,诲人不倦,将毕生的心血付诸他热爱的教育事业。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典型,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师魂”。面对景荣春教授,我们不得不反思:与他处在同样的环境,我们是否也能像他一样堂堂正正地做人,脚踏实地地做事,精益求精地为学,积极乐观地生活?是否,也能像他一样,活出一位大学教授的尊严,活出人的尊严?